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相关站点

2025级新生走进功能农业研究院,开启专业认知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2日 22:04 作者: 点击:[]

1031日清晨,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导学活动在功能农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展开。农学(功能农业方向)2025级新生们在导学课教师、系主任杨珍平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亲身体验,零距离接触高端科研设备,深入了解功能农业的前沿科技,对自己所选所学专业有了更为直观、立体和深入的认知。

01 功能农业:从概念到实践

功能农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新兴领域,旨在打造营养导向型农业。在研究院成果展示长廊,功能农业研究院副院长、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孙敏教授从功能农业的专业背景切入,向新生们系统阐释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核心内涵与发展趋势。

新生们实地体验到,功能农业不仅关注产量,更注重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健康功能。功能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从吃得饱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功能农业正是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重要方向。

02 大数据:引领农业新革命

在研究院大数据中心,孙敏教授指着大数据平台上的实时分析图表示,通过功能农业大数据分析,我们能够精准掌握不同区域土壤微量元素分布、作物营养构成与人体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

新生们看到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营养溯源系统。

随着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功能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维数据融合分析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核心动力,孙敏教授补充道。

一位新生感叹:没想到农业与数据科学的结合如此紧密,这完全颠覆了我对农业的传统认知。

03 尖端设备:科研利器解锁作物密码

在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一系列高端前沿设备让新生们大开眼界。从精准测定作物中矿质元素含量的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到深入解析功能成分分子结构和代谢途径的液质联用系统;从荧光定量PCR基因扩增仪等分子标记检测设备,到面筋拉伸仪等农产品加工品质分析设备。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展示了现代农学和未来农业的科技含量。

实验室研究人员李玲红副教授向新生介绍了如何通过基因研究精准改良作物性状。丁鹏程副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从3000多份藜麦种质资源中挖掘抗除草剂、调控皂苷、富集赖氨酸等基因,如何将优质资源转化为优良品种,催生农业增值新力量。

一位新生感慨:这些设备从前只出现在书本和试卷里,今天终于见到了真容!

这些先进设备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科学的精密与严谨,一位新生表示,原来现代农业科研已经发展到如此高科技的水平。

04 代表性作物:功能成分挖掘与创新

在参观过程中,富硒、膳食纤维、全谷物藜麦等功能作物与功能食品引起了新生们的浓厚兴趣。他们了解到,通过科技创新,普通农产品可以增值数倍,为农民带来更高收益。

05 职业启航:功能农业开启职业新赛道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不断提升,功能农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个领域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孙敏教授在讨论交流环节中强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积累

新生们就自己关心的专业发展方向、就业前景等问题也纷纷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表达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位新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广阔前景,对未来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未来能为我国功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亲眼看到这些前沿研究和先进设备,我对专业发展充满了期待,一位新生说,希望未来能够参与到这些有意义的研究中。

06 感悟摘录

1)通过观察作物细胞,测定土壤肥力,分析作物元素,让我们懂了粒粒皆辛苦背后的科学,也深知科技是农业增产的关键。

2)通过了解育种实验操作、分析作物生长数据,我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更懂珍惜每一份粮食。

3)从检测种子活力到研究病虫害防治,甚至用基因文库改变作物抗药性,我看到科学如何守护作物,也燃起用知识助农的热情。

4)通过分析土壤成分、观察作物生长,我们懂了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也敬畏每一份农耕智慧。

07 结语

本次导学活动不仅增强了新生对专业的认识,更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指引。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激发了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离开实验室时,不少新生仍沉浸在刚才的所见所闻中。他们三三两两讨论着功能农业的研究前景,交流着自己对专业方向的理解。

科技赋能农业,创新引领未来。这些刚刚踏入校园的学子,即将在功能农业这一新兴领域,开启属于自己的探索之旅。

 

上一条:我校“特”“优”项目支持的晋中盆地一年两作高产技术模式夏大豆喜获丰...

下一条:情暖金秋 爱在重阳--安博官网体育(龙城校区)组织退休老干部参观学习